所在位置:首页 > 项目动态 新闻中心News

半岛国际-苍霞洲大事记

添加时间 2005-12-25


汉高祖五年(公元前202年)

无诸在南台山筑台接受汉朝廷册封,立为闽越王。后人在山上建闽越王庙,俗称大庙,因而名“大庙山”。大庙故址在今福州四中校园内。

汉武帝元光至元封年间(公元前134年至公元前105年)

东越王余善在大庙山临江垂钓,钓得白龙,后筑台表瑞,因称钓龙台。

唐大中七年(856年)

在大庙山上重建闽越王庙。宋天禧元年(1027年)、明隆庆四年(1570年)、清道年间几度重修。民国时期毁。

唐天祐二年(905年)

中原诗人韩偓来依王审知,曾写下《南台怀古》一首著名的诗篇。

宋初

苍霞洲从闽江水域中逐步拓出,成为沙洲,并渐与陆地相连。初为船民栖息之地,原名仓下洲。

宋淳化四年(993年)

楞岩洲拓出后,福州太守王祖道在楞岩洲的南北建连舟浮桥,用舟120只。

宋崇宁二年(1103年)

中洲拓出,重修连舟浮桥,用舟102只。

宋绍兴二十八年(1158年)

爱国诗人陆游登临闽江浮桥,写下《渡浮桥至南台》一诗。

元大德七年(1303年)

万寿寺头陀王法助奉旨募造中洲至楞岩洲间的平梁石桥,到至治二年(1322年),历19年落成。

明永乐三年至宣德六年(1405-1431年

郑和七次下西洋,每次都进闽江,在太平港候风补给,曾在苍霞洲一带修船。

明嘉靖年间(1522-1566年)

长乐沙京陈氏、洋门高氏和卓氏三家族,为避倭患,举家迁来苍霞洲,组成“长乐社”,在此繁衍生息。

同时

从侯官上街溪源宫分炉“真人庙”,集资将小坛扩建为庙宇,分前、后殿,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。

明万历至崇祯间(1600-1644年)

福州名士陈振狂隐居苍霞洲,筑吸江亭,结织叶向高、董应举、曹学佺等官绅,时来唱和。

明天启年间(1621-1627年)

苍霞洲白龙路兴建东金寺。民间传说,寺内供奉肉身“老泗洲佛”。清咸丰五年(1855年)、光绪七年(1881年)两度重修。现为台江区文物保护单位。

明末清初

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,中亭街已逐步形成商业街市。“苍霞晚照”已是南台十景之一。

清顺治至康熙四十年(1644-1701年)

“三藩之乱”平定后,“海禁”解除,苍霞洲一带成为闽江下游货物集散地。特别是“五口通商”后,福州逐渐成为全国“三大茶市”、“三大木材出口地”之一。

清咸丰初(约1851年)

严振先(严复父亲)寓苍霞洲行医,人称“严半仙”。

清同治二年(1863年)

严复在苍霞洲从名师黄宗彝学。

清光绪六年(1880年)

黄培松得中庚辰科武状元。黄培松故居位于中平路172号,是今福州仅存的武状元府第,列为台江区文物保护单位。

清光绪十至二十年(1884-1894年)

林纾于光绪八年中举后,迁居苍霞洲,结识藏书家李宗言、李宗袆兄弟,并与陈衍、高凤歧等组织“福州诗社”。

清光绪十六年(1890年)

福州绅士孙葆缙等在苍霞洲创办造币厂;光绪二十八年归官营,改名福建官银局。故址今称银局里。

清光绪二十三年(1897年)

福州绅士陈宝琛、林纾、孙葆缙、陈璧、力钧等,在今苍霞洲46号林纾旧居,创办“苍霞精舍”,为绅办新式学堂之始。

清光绪三十三年(1907年)

在东金寺隔壁建白龙庵,供奉五灵公,俗称五帝庙。现公布为台江区文物保护单位。

同年

美国基督教会在苍霞洲创办青年会书院。民国22年,改为福州私立青年会商业职业学校。

清宣统元年(1909年)

福州人林友庆在今苍霞街道河墘,创办福州耀华电灯公司。

民国元年(1912年)

黄乃裳接任福州基督教青年会会长。

民国2年(1913年)

德国商人在苍霞洲开设哥伦比亚蛋厂。

民国5年(1916年)

由美国基督教卫理公会、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和英国基督教圣公会共同筹资,在苍霞洲建成福州基督教青年会,建筑面积8156平方米,四层洋楼,是福州近代最早、******的一座综合大楼,内设电影院、健身房、台球室、乒乓球室、阅览室、游泳池、旅社、西餐厅、理发室等。黄乃裳捐款45000元购置地皮;美国总统西奥多·罗斯福捐资12万美元,用于建筑费用。同年在青年会放映电影,这是全闽第一次对公众放映无声电影。

民国6年(1917年)

在反日运动中,苍霞洲日本人办的东瀛学校里部分学生要求退学,省政府公署即在银元局旧址另设福州乙种商业学校,安置学生。

民国8年(1919年)

日人组织“敢死队”在大桥头等地,殴击学生、市民,酿成“台江事件”。

民国9年(1920年)

中日交涉整一年,日本报政府终对“台江事件”表示道歉。

民国14年(1925年)

在收回教育权运动中,青年会中学部分学生自组三山公学。

民国15年(1926年)

郑仁藩、郭怡诸等在苍霞洲分别创办泰成制罐厂和万有罐头厂。

民国16年(1927年)2月

在中共福州地委领导下,在大庙山成立福州店员总工会,组织福州工人运动。

同年

英国基督教圣公会在倚霞桥修建苍霞基督堂落成。

民国21年(1932年)

苍霞洲青年会电影场上演国产第一部有声电影《歌女红牡丹》。

同年

由日本大和工业株式会社承接,万寿桥、江南桥改建混凝土工程竣工。

民国22年(1933年)

外籍主教苏玛索购置敬义弄某茶行仓库,改建成苍霞天主堂。

民国24年(1935年)上半年

卢懋榘等在青年会学校,组织读书会,传播革命思想。

民国25年(1936年)二月

郁达夫应陈仪邀请来福州到省府任职,住在基督教青年会,参加抗日救亡运动,撰写《闽游滴沥》等文章。

民国26年(1937年)

爱国侨领胡文虎,应苍霞人士的要求,捐资在蓝蔚石原复兴小学内,修建一座教学楼,改名文虎小学。并拓宽校门前道路,后称文虎路。

民国27年(1938年)7月

《南方日报》社从道山路迁址中平路41号。

同年10月

中共福州工委派林大琪、高力夫等在青年会组织民众歌咏团,开展抗日救亡宣传。

30年代

百龄苏广商行、云章苏广店先后在台江开张,经营上千种大小商品,深受顾客欢迎。

民国33年(1944年)10月

日军第二次侵入福州,苍霞救火会员丁向驻守在仓山的日军进击,牺牲13人。为了纪念他们,苍霞洲文虎路改为正义路。

民国35年(1946年)4月

中共闽江轮船公司支部成立,梁宝通任书记。从此,开展艰苦的“地下航线”斗争。

民国36年(1947年)1月

胡文虎在牛弓街19号创办《星闽日报》,中共党员郑书祥任总编辑,一直坚持到福州解放。

民国37年(1948年)下半年

中共中央社会部派谢筱廼到福州做上层统战工作。谢来榕初期住在基督教青年会。

民国38年(1949年)2月

由中共地下党员陈耀民、吴国樑等创办的协记印刷厂,在中平路担水弄12号开业。内部翻印大量中共党内文件,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福州。

同年6月

中共闽轮支部发动群众,开展护船、护厂斗争,把船只分散停泊于帮洲、三县洲、恒昌埕一带江面,粉碎了敌人的破坏阴谋。

同年8月17日拂晓

中国人民解放军三野十兵团挺进福州,到达万寿桥北端,苍霞地区解放。

同年8月25日

福州市人民政府公安局台江区分局成立,设苍霞派出所。

同年9月12日

苍霞地区闽江轮船公司修造厂职工,赶修船只50多艘,支援前线运输。


中华人民共和国

1950年2月2日

扩建恒昌埕码头为闽江上游轮船码头。

同年3月4日

台湾国民党飞机投弹轰炸恒昌埕、三捷一带,烧毁不少民房,死伤多人。

同年8月

社会人士在苍霞洲创办榕工中学。

同年

苍霞小学改名为台江区第一中心小学。

1953年

福州市人民政府沿闽江岸线修筑防洪堤,使苍霞人民免除洪水祸患。

1954年

在私立青年会商业职业学校旧址,创办福州第十三中学。

1956年年初

福州市人民法院南台分庭设在苍霞洲。

1960-1980年

福州市人民政府建居民新村数十座,大量安置苍霞一带堤外居民。

1970年9月至12月

解放大桥改建、加高,保留元代石梁桥和民国钢筋水泥桥面,将“万寿”、“江南”两桥连成一体,全长558米,桥面加宽至11米。

1985年

由福州第十三中学改办为福州财政金融职业学校。1990年毕业生参加中国银行系统全国珠算比赛,获全能冠军。

1986年1月

    在苍霞存仁道绿地的基础上,开辟苍霞公园。

1993年正月

在居民群众的努力下,整修真人庙,并使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生活逐步恢复。

1996年9月29日

解放大桥大改建竣工。用钢筋混凝土浇砌桥墩和桥面,桥两侧置四组弧形钢管承受负荷。桔红色的弧形吊桥,犹如“彩虹飞渡”,为闽江增添一道靓丽风景线。

1999年5月2日

全国******的钢筋混凝土单悬臂独塔单索面斜拉桥—三县洲闽江大桥建成通车。桥长1493米,宽28米,双向6车道,主塔高117.5米。

2000年7月

占地218.6亩,涉及3441户、9511人的苍霞木屋区改造工程正式启动。

2001年8月15日

位于台江区西部的苍霞新城拔地而起。41幢住宅楼与1幢写字楼,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,安置居民3500户、13000多人。

2004年2月7日至11日

严复孙女严倬云从台湾回福州省亲,参观苍霞天演公园。

2005年10月10日

半岛国际全面封顶。

 

© 2013 福州市恒坤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13005318号-1 公安备案: 技术支持:厦门易尔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| 员工登陆 | 法律声明 | 意见与建议 | 联系我们